突然發現頭條有很多樸素的問題,好多問題我們一直疏于思考,但恰恰是這些問題構成了生活的本體,好了,回答問題!少扯閑篇!
開放式廚房真的有意義嗎?
開放是個相對概念,其反面是封閉,想要弄明白開放,要先了解封閉。就廚房而言,封閉是有很多優點的,甚至是必要的。我們的生活方式以中餐為主,那就一定需要中廚,中餐講煎炒烹炸,所以烹飪過程會產生很大的油煙與污漬,而且各種菜式特別講調味料,所以會有很多瓶瓶罐罐擺在灶臺之上,這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傳統,廚房這個臟亂差的操作環境,最好是封閉起來!我遇到很多客人,他們強烈要求做封閉式廚房,那就造成了一個現象級的局面,廚房一定是孤立空間,而且思維中留下了一個理念,美觀的東西開放出來,而臟亂差的東西封閉起來,這個理念左右了很多設計師的創作!用“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”來形容毫不為過。
事實上這個理念首先要打破,為什么不要求空間內外都具備觀賞性呢?為什么設計不能更完美,不留死角呢?我們來看開放廚房:
如果廚房這樣開放,左右兩端都能與外景互動,那我們怎么也難以聯想是一個很邋遢的家庭主婦在廚房里怨聲載道!
同樣的,把水景引入開放廚房也是別有味道。
這個廚房更加開放,客廳、餐廳、廚房與庭院幾乎融為一體!
這種開放至少有以下優點:
1.開放能夠釋放空間;
2.開放更利于融合;
3.開放可以帶來廚房特有的觀賞性;
4.開放帶來了便捷。
所以,開放廚房有意義,而且意義重大!
怎樣設計開放廚房呢?
設計首先需要理念引導,不是把隔壁大姐家的廚房門拆了就叫做開放,他老公會來揍你的!
開放廚房需要引導客人健康飲食,采用中西餐兼備的生活方式,將是未來的重要方向,中餐有不健康的一面,西餐剛好做為補充,這種形式已經超越了很多發達國家,兼容并蓄是我國智慧!
容易做到嗎?容易!主要的體塊就是程式化操作臺、島臺、吊柜和高柜等內容,在做這些設計的時候,除了解決功能問題,最重要的是要使廚房具備可觀賞性,同時廚房的主體風格要融入空間大氛圍。
提一個案例,如果你設計了很多柜子,當柜門呈90度角打開的時候,會不會阻礙動線,答案是:會的。我提供某品牌梁志天系列櫥柜做為解讀:
這個櫥柜,整體上很美觀,品質也上乘,但是還有我們不甚了解的,所有高柜的柜門都采用了折疊回旋五金(特殊五金),當操作廚房的時候所有柜門可以縮進門庫,不會阻礙交通流線,當不使用廚房的時候,所有柜門關閉,形成完美秩序,天哥解決了功能和美觀相結合的問題,這些就是設計開放廚房的手段!
如果你想設計更一流的開放廚房,我建議學會下廚,在廚房里你能悟到更多,實踐出真知!
每個設計都不難,難在理念與創新,這里不講太多具體手法,不一定適用于大家!我們聊了開放廚房,那就順帶聊一下更有意義的東西,下面探討:
廚房的全新理念—社交與文化
伴隨時代發展,我們徹底進入了頻繁社交時代,我們從閉關鎖國走向全面開放,實際上伴隨了大家開放心態的成長,我們正在走向更強大的社交時代。以往,我們的親朋好友來到家里都是呆坐在客廳看動畫片,很尷尬哎!現在,已經不一樣了,伴隨著傳統“大家庭”觀念的淡泊,新的生活方式日益活躍,朋友來家里聚會的幾率越來越多,家不僅僅再是親人的熟悉地,更可能成為家與工作與社交一體化的綜合體,那么廚房呢?廚房將會與客廳餐廳一樣承載了社交能力,所以,廚房的開放體現了新一代對社交的旺盛需求!
再簡單的日子也需要社交。
我有個設計大師朋友,他的家把廚房、餐廳、會客廳和鋼琴融入到了一起,他經常有些party,總是以紅酒、音樂、歡聲笑語高談闊論為組織形式,每每他做一次活動,相信帶給人的感受都會很與眾不同!
如果,我們再思考一下中國文化,那就會不得了,我們的飲食文化堪稱世界一流,各種美食以不同的形式穿插在社交活動中,典雅而不乏滿足感。我們的確已經看到了我們自己高品位的生活方式…
希望廣大設計師朋友,能夠共同參與社交廚房與中國文化的探討,找到我們自己的路線,找到大家對廚房的自信,對人居的自信!
特別聲明:此文內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,用于純設計交流,沒有任何商業目的,如有侵犯版權,請及時告知,我們立即刪除此文!